分类列表
新闻分类
西安节水灌溉——助力现代农业发展

喷灌、微喷灌、渗灌和滴灌等,是常用的节水灌溉方式。这些人为控制灌溉时机和灌水量的“被动式”灌溉,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。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情况。


现代化灌溉设备


高效节水灌溉

我国是个水资源极度贫乏的地方,农业用水的关键一个环节是节水。目前,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.536,远低于0.7到0.8的世界先进水平。

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,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,推广渠道防渗、管道输水、喷灌滴灌等技术,扩大节水、抗旱等西安灌溉设备补贴范围。积极发展旱作农业,采用地膜覆盖、深松深耕、保护性耕作等技术。


稳步发展牧区水利,建设节水高效灌溉饲草料地

水利部有关负责人在向检查组汇报情况时指出,我国认真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的根本方针,分区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。

先后启动实施东北节水增粮、西北节水增效、华北节水压采、南方节水减排等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,2011年以来全中国累计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300多万亩。

在山区主要推广雨水集蓄利用和管池结合等灌溉技术;在九大高原湖泊和重要城市水源地优先推广高效节水工程、节水减排监控和评价机制。在广东,农业节水灌溉以渠道防渗为主。


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

以色列的灌技术被公认为是目前效果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,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以来,取得了长足发展。

但是,在推广中遇到的资金投入要求大、管理手段要求高、膜下滴灌造成污染等问题,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。

膜下滴灌等节水技术大面积推广后,由于地膜易碎,难以回收,给农田带来的“白色污染”日趋严重。
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