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列表
新闻分类
陕西高效节水灌溉彰显抗旱威力

连续五十多天高温天气,我市多地农作物旱情严重,但在旱作农业小杂粮的示范基地里,多种农作物长势喜人,丰收在望。

近日,记者在米脂县航天育种试验基地看到,绿油油的谷子已经进入抽穗期,田间铺设的喷灌带正洒着“蒙蒙细雨”滋润着被烈日炙烤的庄稼,五十多天的连续高温,让山地农作物墒情严重,但在米脂航天育种试验基地里却是一派长势喜人的景象。

陕西高效节水灌溉

“我们从5月18日播种以后遭遇了连续的干旱期,但是试验田里增加了节水喷灌,在谷子生长的三个关键期进行了3次微喷灌补墒措施,所以在特别高温干旱的条件下,谷子也达到了正常生长,就目前的出穗来看,预计亩产能够达到300公斤以上,比正常年份的谷子增产20%左右。”米脂县农业农村综合技术推广站站长、高级园艺师任树岗介绍说。

据了解,米脂县航天育种试验基地总面积120亩,主要承担谷子的品种选育、试验和技术试验示范,基地共有早中晚熟谷子品种45个,在技术试验示范中,通过建立谷子膜侧栽培技术和微喷灌技术示范,探索旱作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新途径。

同样在横山区雷龙湾镇的旱作农业示范田,一路相隔的两片农田形成了鲜明对比,一边是稀稀拉拉重度受旱的谷子,一边是已经抽穗生机勃勃的谷子,农田主人李体斌告诉记者,大旱下庄稼长势这么好,都得益于他今年新上的水肥一体滴灌措施。

“今年相当旱,可是上了水肥一体以后,庄稼整体长势很不错,我的心也特别踏实。如果是大田,这么多地浇水得4口抽水井、4个人工,上了陕西水肥一体化设备以后,这么多地我一个人就轻轻松松搞定了,而且特别省水,适合山地,我是受益匪浅,这个水肥一体技术确实不错。”横山区雷龙湾镇周界村村民李体斌说。

陕西水肥一体化设备

今年是我市近几年来旱情最严重的一年,但我市旱作农业示范基地有旱情无灾情,这得益于使用了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。水是农业的命脉,怎样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,一直是我市旱作农业发展要突破的瓶颈,为解决这一难题,我市依托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队,围绕榆林“4+X”产业发展,组建了8个产业服务团队,其中旱作农业小杂粮产业服务团队主要开展新品种选育、有机小杂粮基地建设和节水灌溉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的示范推广。

“在今年这个特殊气候条件下,我们的示范田没有受到干旱的威胁,这主要得益于旱作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示范运用,抗旱在于防旱,高效节水灌溉是榆林旱作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,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开展陕西节水灌溉的示范推广,运用蓄水、保水、节水、节肥等技术,教老百姓科学种田,让山区的老百姓都能享受到科技的红利。”榆林旱作农业小杂粮服务团队团长武治兴说。


分享到